记者23日从正在天津举行的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获悉,我国矿企“走出去”尽管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,但海外融入情况却不甚理想,进而影响了我国矿业在海外的做大做强,相关融入难亟待克服.
中国矿业企业要做大做强,“走出去”是必然的选择。然而,由于矿业的特殊性,“走出去”往往面临诸多投资以外的难题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世界矿产资源分布不可能均衡,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短缺的资源,而从矿产开发的特点来看,周期太长;二是矿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,需大量资本投入,小的投资人难以介入;三是因为矿业的周期性特点,波动很大,所以对矿业的预测非常困难。此外,矿业技术进步也非常缓慢,不是说一个矿建好了就可以永远生产下去,矿产的不可再生特点,使矿产企业很难抉择。
云南弛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表示,“走出去”越来越难,目前在海外存在诸如健康、环境、社区生活等问题,还有文化、语言等障碍,这些短时间内还难以克服。
中国铝业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也表示,矿业企业“走出去”容易犯一个错误,即用部分中国传统习惯去面对国际上很多问题。企业往往单一关注资源,基本的开发条件、政府关系等,而实际上要在国外成功,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容易忽视,就是社区关系。
与会的多家矿业企业代表表示,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更好地“融进去”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。
与此同时,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,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给矿业带来了很艰难的抉择。过去政府一般支持或者说环保上面的条件比较宽松,现在各国因为利益问题把环保标准提得很高。一个企业要想上新的项目,往往费很大力气才能拿到环保方面的各种许可证,造成矿业成本不断提高,而且周期越来越长。如果没有政府、社区、公众的帮助和支持,矿企突破当地环保标准的门槛并不容易。
王东生说,“走出去”社区关系必须要做好,要充分了解社区民众所关注的,必须能够得到社区民众的支持,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环境,高度重视当地的文化、宗教,尊重当地的习惯,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,中国的矿企走出去才能做得更好。
|